头条
首页> 头条 > 正文

潘杰客——全力以赴的人生才更加绚丽多彩!

2019-07-10 11:19:39来源: 娱乐时间网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所以他们所谓的成功,往往是昙花一现,像烟花般绚丽一时,随即变得无声无息。真正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做出一番成就,必须能够经得起寂寞,通过长期的磨练。正所谓上天要让你成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长期一点一点的积累,以及对一个行业的充分了解,很难取得更高的成就。潘杰客先生的经历足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他的经历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引起广泛的思考。

于潘杰客先生而言,生命的颜色不应只有一种。潘杰客从小就喜欢演戏,不顾家人的反对就和同班同学谢圆一起去报考电影学院。但是,由于他那张不算特别引人关注的面孔,他落选了。或许这也是命运的安排。20年后,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另类”演员:不仅能再现或演绎别人的生活,而且可以在国际文化的舞台上主宰自己的角色,并将无数次成功表演后的喜悦与受众们分享。

潘杰客小时候最喜欢读名人传记。虽然那时候他对自己究竟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一点也不清楚,但是性格内向的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闯出一番事业来。1986年,年仅27岁的潘杰客有理由沉醉于自己的风华正茂、少年得志——国家建设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位让他成为当时国务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光明的仕途,优厚的待遇,令他开始体会到被人仰视的喜悦。然而,当他把自己的得意讲给从美国、瑞士、西欧等地回来的亲朋好友听时,他们的眼光只是一片茫然。这让他产生一种念头:在我的世界里有他们的不理解,那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定有我的不理解。于是他决定到国外去,看看中国之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立之年的潘杰客在一片惋惜声中辞职来到美国,开始了他在快餐店送外卖的人生插曲。“实际上,当时我们全家人都过着十分优越的生活。三十而立,我只不过想靠自己的力量‘立’起来!”

龙游浅水的潘杰客栖身在租来的地下室里,每天吃着方便面,抬头见老鼠,低头见蟑螂。物质上的折磨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每当潘杰客去唐人街买菜时,一些人听出他的大陆口音,脸上会露出轻蔑和鄙视的神情。为了给自己打气,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要在心中默念:现在的我不是将来的我,现在的状况也不是我将来的状况,别人的未来更不是我的未来;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按自己的选择去努力,不出几年,我一定要辉煌地重新站起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坚强的韧性,潘杰客一步步成为曼哈顿国际珠宝中心老板,并在他35岁的时候成功主办了中国艺术家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的盛大演出,让中国艺术第一次在这个被视为世界艺术殿堂之巅的舞台上留下了足迹。

后来潘杰客先生在“奥迪”工作期间,和他的同事在中国市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奥迪A6”营销网络。尽管如此,他还是稍嫌遗憾:当时潘杰客在国内各地出差。晚上一个人在饭店无聊的时候,他就看电视打发时间。可是他调来调去,发现虽然频道不少,但几乎没有几个节目能让他集中注意力。凭着对商业和市场的敏感,他隐约感觉就在这小小的荧屏上,可能就存在让他燃烧激情的东西。自打这个念头出现,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就又“蠢蠢欲动”了。“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10年里,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拉里-金的脱口秀。我也曾想过,哪天自己能不能也拥有这么一档节目,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对话。”潘杰客后来果然向“奥迪”递交了辞呈,投向蒸蒸日上的香港凤凰卫视,从一个商界精英一下变成媒体“新兵”。

潘杰客大概生性就是不安分的。他每做一事便会倾其所有——时间也好,金钱也罢,只为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凤凰卫视一番历练之后,潘杰客从2002年开始,组成一个20多人的国际化年轻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到《21@21》这档电视节目中。此后3年过去,《21@21》终于在2005年元月在东方卫视落地开花,他又一次“折腾”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20多年跨地域、跨文化、跨行业的积累,令潘杰客在心灵的最深处向国际化转变。他始终认为,一个民族的昌盛,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时代的进步,一个经济的腾飞,都与不同时期人性的解放程度有很大的关联。虽然国与国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话语权,但是,人性的自由却是不可泯灭的。而《21@21》就是在探讨人性中最为深刻的内容。通过人性的感悟,把中国的意识形态与国际文化相链接。

从一个商人,到媒体,到节目主持人,一直到现在,潘杰客先生实现了自己为人生添加美丽色彩的愿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阅历越来越丰富,对行业的理解更深刻,他更加了解现代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享受,他们更在意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需要的是自我的坚持与在一份份经历中获取人生感悟的过程!

关键词:

频道推荐

  • 重磅资讯
  • 独家 红人访
  • 头条
  • 要闻
  • 正在发生

关键词:

最近更新